随着时代的变迁,雷锋精神也在发生着变化,但其倡导的向上、向善的力量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。 “雷锋”是中国人的精神丰碑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,成为一座时代的灯塔。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,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。 这组数据就是最好的回答: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5日,实名志愿者总人数达 2.30 亿,志愿队伍总数达 135万个,志愿项目总数1010万个,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2亿小时。 正如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执行协调员丁查德所说:“雷锋就是一个伟大的志愿者。”如今,数以亿计的志愿者,就是“活雷锋”。雷锋虽然离开了,可在他的身后,千千万万个“雷锋”站了出来,传递着温暖和力量。
总书记所说:“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;奉献爱心,处处可为。积小善为大善,善莫大焉。当有人需要帮助时,大家搭把手、出份力,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。”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同行为什么说雷锋是一个伟大的志愿者?从历史传承上看,雷锋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先行者。1960年11月,雷锋入伍不到一年就被沈阳军区工程部党委授予“模范共青团员”的光荣称号。自毛泽东发出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以来,学雷锋活动在全国蓬勃兴起,并一直持续至今,而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就是这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一个突出内容。学者荆南翔总结学雷锋活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两大特点:一是与旧中国时期西方传教士的慈善活动不同,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是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;二是与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等活动也不同,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是社会绝大多数人响应参与的社会服务活动。
1984 年 3 月 4 日,共青团中央作出《关于表彰“青年服务队”“学雷锋小组”等青少年学雷锋先进组织的决定》,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开启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先河。1989 年,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成立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团体,我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历史就此开始。另一方面,在香港、澳门“义务工作”活动的影响下,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、深圳等地率先开始了志愿服务的创新探索。1987年,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“中学生心声热线”,拉开了我国民间志愿服务事业的序幕。
1990年,深圳市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——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,46名来自天南地北的深圳人,成为深圳志愿者事业最早的实践者。此后,国内许多省区市也陆续产生不同类型、名称各异的志愿服务组织。目前,在中国最为活跃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大的便是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这两支队伍,而其中的青年志愿者则是长期以来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。
1994年12月,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,青年志愿服务广泛开展,标志着现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真正兴起。随后,全国各省级协会也纷纷建立,志愿组织管理网络逐步形成,中国现代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——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、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、大中专学生“三下乡”活动、“保护母亲河”计划等一系列计划,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,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。
2008年,被社会各界称为“中国志愿服务元年”。汶川地震发生后,十多万志愿者驰援灾区;北京奥运会,各地青年志愿者踊跃参与,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青春魅力。以上两大社会事件拉开了中国志愿服务全民参与的序幕。
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契机。来自全国各地的逾 200 万名志愿者,在长达184天的会期中为7300多万名游客提供了服务,新一代志愿者又一次大放异彩。多年来,志愿服务成为新时期人们学雷锋的主要形式。人们通过一个个无时无处不在的志愿行动,一个个制度化、组织化的“雷锋”群体传承着雷锋精神,实现着志愿行动与雷锋精神同行。
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,尽管在时代背景、文化内涵、服务载体上有所不同,但价值取向高度一致,其内核和灵魂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雷锋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;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因此,雷锋精神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价值理念基础。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时,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 ·安南将志愿者精神概括为服务、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。我国将其作为志愿精神的核心表达,并进一步将志愿精神概括为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。
而雷锋精神则与志愿精神高度契合,属于人类精神的共同财富,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世价值。当“雷锋”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符号,雷锋不只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雷锋精神在国际志愿服务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。
曾经美国一些青年志愿者在组成救护队时,将“雷锋”字样印在胸前,法国出现“老年雷锋”,荷兰有“牛仔雷锋”等。雷锋精神的国际传播,也是在向世界讲好中国精神、中国道路、中国文化自信的“中国故事”,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国际话语体系意义重大。
本文原载于《文史博览·人物》2023年第2期
|